现存不到4%的《永乐大典》,究竟经历了什么?

烟海e家 2024-11-16 07:21

什么样的书能用“命运多舛”来形容?什么样的书至今仍旧找不到“正本”?什么样的书即便每天看一册,也需要花30年时间?

11月15日,2024烟台市全民阅读大会在莱山区图书馆举行,“珠还合浦 历劫重光——《永乐大典》的回归和再造”烟台巡展作为此次大会的重点活动也在大会上同步启幕,这一次,烟台市民们终得以近距离见证、感受,这部旷世典籍的编纂、评述,以及回归和再造的艰辛历程。

《永乐大典》的前世今生

《永乐大典》编纂于明朝永乐年间,这部旷世宏编“合古今而集大成”,规模远超前代所有类书,实为典册渊薮、佚书宝库。

“《永乐大典》汇集了先秦至明永乐时期的七八千种书籍,涵盖历史、地理、文学、哲学等各个领域,成书时共11095册,共约3.7亿字,是迄今为止世界最大的百科全书,更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记载。”国家图书馆展览部主任顾恒告诉记者,我们如今所见的《永乐大典》是嘉靖年间的重录本,也称为嘉靖副本。“这部巨著的正本早已失传,现存的副本也是零散如星。”顾恒说。

《永乐大典》曾屡遭浩劫,而后不断回归、重现光明,这也是巡展取名“珠还合浦 历劫重光”八个字的原因。“珠还合浦”比喻东西失而复得;“历劫重光”比喻历经劫难、重见光明。展览从“大典犹看永乐传”“合古今而集大成”“久阅沧桑惜弗全”“遂使已湮得再显”“珠还影归惠学林”5个单元进行讲述。50块展板详细介绍修典的始末、主要人物、永乐大典贮藏的流变,展现《永乐大典》的版式、纸张、书写、插图等,以及入藏国图的历程、修复及影印出版的过程。

“被《永乐大典》的编纂规模所震撼,此次观展让我感受到,这不仅是对历史的追溯,更是在当代视角下感受文化传承的‘重生’。”观展市民郭灿辉说。

截至目前,全球已知《永乐大典》共400多册,800余卷及部分零页,分散于8个国家和地区的30多个公私藏家手中,与全本11095册相比,现存不到4%。

如今,为更好地保护《永乐大典》,传承文化根脉,挖掘珍贵价值,国家图书馆凭借各方努力和资源,保存了224册《永乐大典》(其中62册现暂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占大典存世藏量的一半以上。

《永乐大典》中的烟台印记

众所周知,《永乐大典》囊括了大量地方历史、地理、民俗等文献。不容错过的是,本次巡展就特别设计展示了大典中有关于古代烟台地区的历史内容。

“倒数第二册收录回归的《永乐大典》就是在咱们莱州发现的。”顾恒介绍称,回归的是一部“门”字册的《永乐大典》,里面收录了很多精美的古代纹样,这些纹样对如今的中国古代建筑设计、中国传统纹样研究,都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自春秋战国以来,烟台就地处中国南北航运要道。作为东方海上交流的重要口岸,成为中国与朝鲜半岛、日本列岛等地的文化纽带,丰富了其人文积淀与历史内涵。

在《永乐大典》中,与烟台有关的内容,还有很多:有记载唐代时期烟台区划变迁的《永乐大典》“唐”字册,体现唐代烟台作为朝鲜半岛交通要道的“辽”字册……这些内容,不仅让市民能够追溯烟台的文化源流,也让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寻找到了地域与文化上的自豪感与认同感。

典籍盛宴下的“全城阅读”

一次巡展,让更多人了解《永乐大典》的深厚内涵,亦让更多人“燃”起心中对中华文化的自信。此次烟台市全民阅读大会与《永乐大典》巡展的珠联璧合,恰是一次文化传承的生动实践。

为推动经典文化的普及,从11月15日至12月15日,本次大会还将借此契机举办多种配套活动,为市民带来别开生面的文化互动体验。

“汉服打卡”让观众穿越时空,以汉服装扮留影;“古籍拓印体验”则让市民亲手触摸经典,感受传统技艺的魅力;“古籍鉴宝”与“专题讲座”深入讲解典籍背后的历史故事与知识体系,为大众了解珍贵典籍文献的价值和历史意义提供了更多维度......

值得一提的是,在大会开幕式上,烟台新华书店、烟台图书馆等单位代表还分别登台分享了推动阅读项目“浪花阅读”及“典籍里的烟台”等创新案例,将传统文化带到了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使城市在历史的根基上发展出文化的温度与厚度。

让阅读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近年来,烟台市创新推出的“全民阅读年”阅读品牌,现如今已在全市形成了“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先后启动2024年“冰心读书季”系列活动,推出“春夏秋冬”四大板块、十大阅读主题,邀请六小龄童担任阅读推广大使,邀请中国作协副主席张炜、历史学家阎崇年,作家衣向东、马伯庸、大冰等知名专家学者举办专题讲座、作家签售、读书沙龙等高层次阅读活动,不断掀起阅读热潮,现已形成了“国学小名士”“贝壳儿童文学周”“典籍里的烟台”等活动品牌。

在典籍中汲取智慧,在阅读中完成传承。此次文化盛会,是烟台市推动全民阅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希望通过丰富的活动,让更多人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更让观众在家门口充分领略《永乐大典》的风采与神韵。

中华文化之所以能流传至今,绝不是偶然。唯有让文化“活”起来,让它们走进人们的生活,才能真正成为滋养社会发展的力量。

烟台融媒记者 童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