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渡码头变身网红新地标 福山区26个农文旅项目带动乡村振兴

烟海e家 2024-11-06 10:19

烟台融媒11月6日讯(记者 邹春霞 通讯员 杨丽媛 郭晓伟 摄影报道)一间青砖灰瓦的“老屋”,沿溪而建,古朴农舍被装点成潮流民宿,水声清脆,木桥树影,让人仿佛置身于江南小镇。

过去的船渡码头变身休闲旅游新地标,11月4日,福山区高疃镇渡口村,诗情画意,曲径通幽,再见春暖与花开。

之所以取名“渡口”,源于一条蜿蜒曲折的清洋河。古时,往来行人进村皆由此船渡或桥渡,因此得名。

一眼看千年,俯视这个小小的村落,记者恍惚有穿越之感。老船木的家具、胶东传统黄泥墙,墙上挂着胶东七夕节制作巧饼的“巧拨”,古老的石锁、石礅、石槽……在“渡云间”高端精品民宿里,一器一物都凝聚了胶东农村文化的韵味,洗尽铅华重新展现出生命的厚重和光彩。

曾经的渡口“并不起眼”。过去,在许多人眼中,高疃渡口是一个发展相对薄弱的村子。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高疃干部群众一路风雨兼程。

让土生金。近年来,渡口村成立了清洋河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争取各级资金70万元,建设了两个樱桃暖棚,当年就实现村集体增收10万元。如今,返乡能人建设高标准农业大棚70余座,主要种植樱桃、草莓、赤松茸等品种。龙洲岛、老福山、益通农业等一批特色种植园吸引着大批游客前来进行周末游。

以“田”促“甜”。西宋洲村将原有的400亩闲置集体土地进行了有效整合,统一纳入村集体经济发展体系,打造龙洲岛生态农业聚集区,益通农场、千百度等20余家龙头农企抱团发展,产品囊括赤松茸、蓝莓、桑葚、葡萄等10余个品类。

在“乡”言“香”。让“村味儿”成卖点,村委班子积极靠上,流转群众房屋,统一打造运营。村集体每年除获得房屋租金的保底收入外,还提取民宿运营利润的5%作为集体收益分配。26套老旧民房进行流转后,被打造成17套网红民宿,年营业额超过300万元,带动村集体增收20万元。

岁月悠悠,千帆过尽。渡口这里不再为“渡”,转型“渡云间”。

一园园草莓、樱桃引来游客,一片片旧宅变身网红民宿……如今,行走在高疃镇,怀旧与新潮相融共生。

在福山,孕育出“悠然清谷”美丽乡村示范片这一乡村振兴发展的全新模式。

“悠然清谷”美丽乡村示范片依托高谷河、清洋河为载体,串联渡口等8个村居,投入资金1.5亿元,布局建设“渡云间”民宿休闲区、龙洲岛生态农业聚集区、生态功能保护区、高端生鲜配套供应区等四大片区。

田畴织锦绣,沃野谱新曲。

“一轴引领、多点共兴、全域覆盖”。近年来,福山区大力推进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创建工作。通过规划连片实施、环境连片提升、产业连片发展、组织连片共建、资源连片投入等系统举措,以夹河流域为驱动轴,串联“魅力南庄”“樱桃小镇”和“悠然清谷”三大示范片区,高标准建设农文旅等5大类26个重点项目,以片区突破带动全域振兴。

“透过渡口村的逆袭和蝶变,可以看到,一个一穷二白的小山村,如何盘活资源,突破自身局限,开辟出一条从薄弱到强劲的发展道路;可以看到,组织振兴、人才振兴的理念如何贯穿乡村振兴的创新实践。”福山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孙维山表示,渡口村乡创人才用创意唤醒土地,具有可复制性、可操作性,为集体增收、农民致富,具有样板指路的价值。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福山区坚持以片区活业态、促多元、提质效,贯通一二三产、融合农文旅教,示范片区“+农业”“+文化”“+旅游”等融合业态加速涌现,让美丽经济扮靓美丽乡村,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的农文旅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