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寻宝|牟平“汉半两”,古代“铸币器”

烟海e家 2024-11-04 09:25

文物名称:汉半两滑石钱范

时代:汉代

尺寸:长23厘米

宽12.8厘米

厚2.6厘米

质地:石

藏宝地:烟台市牟平区博物馆

文物等级:三级

钱币是历史的产物,也是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正可谓“王朝兴废事,尽在钱币中”。在中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货币制度走过了其独特的演变道路,种类繁多,丰富多彩。中国最早具有实物货币性质的等价物是“海贝”,使用于夏、商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出现了金属铸币,在春秋战国时期,各种形式的铜铸币已经在各地大量使用。秦统一六国之后,把纷乱的货币形式统一成方孔圆钱,这种货币形式一直延续到清末民国初年。

在烟台市牟平区博物馆藏有一件半两滑石钱范,是汉代铸币的模具,作用相当于今天的铸币器。钱范上端残断呈圭形,中部断裂,残长23厘米,宽12.8厘米,厚2.6厘米,重1699克。钱范石质呈灰绿色,质地为变质岩,当地俗称“滑石”,光滑而耐高温。钱范为“直流分铸”工艺,完整的钱范为上下合范,每范刻有钱的模型,排列相同,对称均衡,范正面中间刻一直浇铸槽,为合范后灌铸铜水的流口,铸槽宽0.6厘米、深0.3厘米,铸槽两边各竖刻两排钱模且与铸槽连通,每排7枚,共28枚。钱模面径2.4厘米,穿宽0.8厘米,刻“半两”二字,“半”在左,“两”在右,阴文篆书。“半两”二字基本与穿上下平齐,文字清晰方正,笔画直角方折。“半”字上横方折,中竖过上横,二横几乎等长;“两”为“双入两”,上横长与下部同宽。穿正中刻有一凹形圆点,应为制作钱模时留下的痕迹。范面磨损较重,可见浇铸过若干次。背面中部也有一铸槽,铸槽的一边刻有两排钱模,每排7枚,另一边还未开始制作,是正在制作中的“半成品”,中间穿的位置还呈圆形,需要打磨成方形,从此可以看出钱范制作的过程是先制模、后刻字。

范,指的是制作器物时,用于确定器物形状和大小的工具。由于其功能而衍生出了模范、规范等引申义,一直沿用至今。钱范是古代铸造金属货币的模子,一般称为钱模。汉代王充《论衡·物势》中讲“埏植作器,必模范为形”,才能铸作器物。较之泥范,石范是先进的铸造工具,因为它克服了泥范铸造的“一次性”的缺陷,一套钱范制成后可以反复使用,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这件汉半两滑石钱范出土于今莱山区解甲庄街道(原牟平县解甲庄镇)冶头村,1973年村民在地里劳作时掘地发现的,上报到县政府,县文化馆组织文物工作人员到此地调查,唐敬宾同志采集了这件半两滑石钱范,并将其保存在县文化馆,经县文物管理所等机构,现收藏于烟台市牟平区博物馆。

汉初,于今牟平设东牟县,隶属青州东莱郡。高后六年(公元132年),封齐悼惠王之子刘兴居为东牟侯,境内擅盐铁之利。《汉书·地理志》中有“东牟,有铁官、盐官”的记载,民国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版《牟平县志》卷九《金石》篇载:“冶头村西。地名官地,掘地多有钱范出现。范以滑石为主,文曰半两……今冶头村南有铁官山,村西有铜清、铁清,皆汉时冶铸遗迹。”东牟的祥山一带以产铁闻名,汉代曾在这里设过铁官,所以附近的小山被称为铁官山;山下冶头村熔炉遗迹遍布村前河谷,并发现有汉代铸钱遗址,根据遗物考查冶头冶铸遗址应在西汉到新莽之间,出土于冶头村的半两滑石钱范,就是两千年前这座汉代官府造钱厂的最好证明。

西汉时期制造钱币普遍采用的是范铸技术。铸钱必须先制作带有钱币型腔的钱范,再将熔化的铜液注入钱范之中,待冷却后取出铸就的钱币毛坯,加工而成。因此钱币的生产数量和效率,以及钱币的质量好坏,在很大程度上由钱范的制造技术水平决定。而范铸技术的改进,也大大提高了铸造钱币的效率。

​记者 刘晋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