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父爱,许多人首先想到的往往是朱自清的《背影》。这篇文章自1925年发表以来,至今已有近百年历史。它不仅是一代又一代学生的必读之作,更成为了无数人心目中父爱的象征。然而,课本上并未详述的是,当朱自清写下这篇作品时,他与父亲的关系其实已经破裂多年。
《背影》开篇那句“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实际上背后隐藏的是更长时间的疏远。1917年,对朱自清而言是个多事之秋。那一年,他的祖母去世,父亲失业,家庭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此时的朱自清,刚满十九岁,成功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未来似乎充满希望。然而,家庭的变故让这份喜悦蒙上了一层阴影。而引发这一切的家庭矛盾的核心人物,恰恰是那位在后文中为我们熟知的买橘子的父亲——朱鸿钧。
时光倒回到1915年,当时十七岁的朱自清眼中,父亲是一位春风得意的新任官员。然而好景不长,朱鸿钧在徐州任职期间,因秘密纳妾且挪用公款,最终导致丑闻曝光,名誉扫地。这一系列事件不仅使朱鸿钧失去了工作,还间接导致了朱自清祖母的去世。同年,朱自清决定将自己的名字由朱自华改为朱自清,寓意着拒绝世俗的污浊。
朱自清毕业后回到扬州工作,但父亲却因为经济上的困难,试图掌控他的工资,这让朱自清无法接受,最终选择离开家乡到外地任教。这样的决定在当时的朱鸿钧看来,无疑是“背叛”了家庭。朱鸿钧对此感到愤怒,宣布与儿子断绝关系。
尽管如此,朱自清内心深处仍对父亲有着复杂的情感。随着时间流逝,他逐渐体会到为人父母的责任与不易,也开始怀念起童年时与父亲共度的美好时光。直到1925年,朱自清收到了父亲的一封信,信中提到身体欠佳,预感时日无多。这封信触动了他的心弦,让他意识到“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无奈。于是,他挥笔写下《背影》,记录下对父亲深深的思念与理解。
三年后,《背影》随散文集一同出版。那一刻,我想他们父子之间的战争仿佛在一瞬间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