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地消费、高速超速——骗子套路多 这些坑别踩

烟海e家 2024-10-11 09:59

烟台融媒10月11日讯(记者 刘晓阳 通讯员 张洁 王俊鹏)国庆假期期间,诈骗分子一直在伺机而动,各类型诈骗案频发。公安机关提醒,假期结束后,这些不同形式的诈骗,仍需警惕。

警惕大额消费诈骗

“您×××号银行卡于济南市消费××××元。”昨日,市民林女士突然接到了这样一条短信。“十一”黄金周期间,林女士确实到济南游玩了,好在林女士比较机警,收到知道信后,连忙询问了公安部门,得知这种消费诈骗短信在节后很常见。很多人在国庆期间外出刷卡消费,骗子通常采用的刷卡消费诈骗手法是群发短信,假称受害人银行卡有大额消费,可能是银行卡被盗刷,或者个人信息被盗用,然后冒充银联中心工作人员及公检法人员连环设套,要求将银行卡中的钱款转入所谓的“安全账户”或套取银行账号、密码从而实施诈骗犯罪。

警方提醒:包括公检法机关在内的任何单位都不存在所谓的“安全账户”,一旦提到“安全账户”一定是电信网络诈骗。骗子通常使用改号软件来显示相关单位的电话号码,大家需要通过正规查询渠道查询电话,并拨打相关单位的官方电话来确定对方的真实身份。

警惕“交通违章”诈骗短信

“你的车在高速路上超速80%……”国庆长假期间,不少自驾出游的车主,因路况不熟等原因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交通违法行为。骗子便借此时机,在国庆节后向车主群发“交通违法”诈骗短信进行诈骗活动。一些车主因不熟悉交警部门短信告知相关情况,又不清楚跨区域处理交通违法的规定,因为怕麻烦选择网上汇款从而上当受骗。

警方提醒:交警部门绝对不会使用个人手机号码发送任何交通违法信息的短信,而是通过交通信息平台统一进行短信发送,并且告知信息内一般只附有交通违法处理地点,不会留类似手机号码的联系方式。交通违法告知短信内容均为提醒,违法处理的相关手续一般都须到公安交警部门的违法处理点办理。如果收到提示直接汇款的交通违法短信,则无疑是诈骗短信。

警惕高速ETC诈骗

假期出行,有不少人会选择自驾游。随着高速ETC的普及,电信诈骗分子开始把目标瞄向广大车主,利用广泛撒网的方式,向车主发送包含“已停用”“已失效”“已逾时”“已过时”“已冻结”“未认证”等内容的诈骗短信。在这条短信中,会提示用户点击一个链接办理认证或验证。受害车主点击链接进入网站,只要把个人信息和验证码输入验证或认证的界面,银行卡里的钱就会“不翼而飞”。

警方提醒:ETC不存在过期再认证的问题,针对“ETC认证失效”类的短信是骗子群发的钓鱼短信,短信中的链接其实是骗子用来套取个人信息,从而盗取卡内资金的手段。ETC业务合作银行均不会向ETC用户发送包含链接的短信内容。请广大群众务必提高警惕,牢记“不听、不信、不转账”,及时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开启来电预警功能,夯实反诈“第一道防线”,共同筑牢电信诈骗“防火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