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 | 这个十一到烟台,你一定要来……600余年的历史!

芝罘湾畔 2024-10-06 08:10

如果你到烟台

你一定要来所城里

这里底蕴深厚,青砖黛瓦诉说着历史

这里风情万种,特色文化散发着独特魅力

这里烟火升腾,地道美食让人流连忘返

一座所城里,半部烟台史

↓↓↓

每一座城市,都有独属于自己的气质。

烟台,携山挽海,坐落在朔风呼啸的北方,却不乏江南的温婉。山海气魄令人心驰神往,神仙传说带来无限遐想,如同她的名字一样,这座海滨城市仿佛自带一抹朦胧的烟云之气,以至于人们往往忽略了,这个饱含柔情的城市背后,萦绕着六百年的烽火硝烟。

风云变幻中的烟台根脉

明洪武三十一年,为抵御海上倭寇连年侵扰,朱元璋一纸诏令,在山东东部沿海地区修建“奇山守御千户所”作为明代边防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此,历史的烽火与海浪交织,勾勒出烟台最初的城市轮廓。

( 晚清时期 奇山守御千户所的南门及东部城墙)

北有芝罘岛、崆峒岛两道天然屏障横亘海疆,构筑起坚实的防御前线;南有奇山群峰连绵不断,形成战略纵深与退守要塞;东侧的宁海卫与西侧的福山县城,两翼伸展,极大便利了军事联络和战略协同;城中引入东西两河,滋养了城池,守护了城壕,使得奇山所如虎添翼、固若金汤......这座9.86万平方米的东方古城堡,扼渤海海峡之咽喉,连京畿重地之要道,凭借着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前瞻卓越的军事规划,化身“海防锁钥”,在无数个日日夜夜,守卫着身后的港湾和沃土,守护着千家万户的安宁与福祉。

( 民国时期 奇山守御千户所的西门)

清朝初年,时局变迁,奇山所被废除。城内张、刘两户大姓家族兴建土木,建造民宅,昔日的军事重镇开始转型,曾经驻扎的官兵解甲归田。伴随着外来人口的大批迁入和海上贸易的日益繁荣,烟台城市的羽翼日益丰满,大大小小的院落,如春日繁花竞相绽放,纵横交错的街道,如雨季河流向四面八方奔流延伸,最终汇聚成烟台老城的全部。从铁血军营到烟火市井,从边陲要塞到商贸中心,“奇山守御千户所”退出历史舞台,华丽转身以“所城里”的角色承担起新的社会责任与文化内涵。

黑白线条里的时光印记

有了城,便有了人,便有了世间的生活百态。

“朝阳街上朝阳里,烟台山下船回家;所城墙上开小花,孩子戏耍夕阳下。”一首民谣唤醒了尘封心底的往昔,从岁月深处蹒跚走来的所城,贯穿了烟台人的晨昏四季,所城的墙、所城的巷、所城的大槐树、所城的老街坊,永远牵动着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修缮前的所城里大街)

一幅钢笔画,带观者沉浸在了雪后所城里的静谧安详之中:斑驳的石墙、低矮的烟囱,光秃的树枝伸向天空不见往日葱郁,人迹罕至的氛围伴随着大片留白带来无限遐想,北方冬天的萧瑟之感被传达得淋漓尽致。目光一侧,墙角的小狗探出脑袋等待主人归家,似乎下一刻踏进家门,迎面而来的就是跳动的炉火、热烘的炕头,还有外婆的絮语。此景是王相俊对童年记忆的深情复刻,也是很多老烟台人记忆中的所城一隅,更有观者说“这不是画,这是我曾经生活的轨迹”。

这位在所城里大院长大的80后青年画家,用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重述着家乡景象与纯真童年,二十余年里以家乡为题材作画五千余幅,平均每天伏案16个小时,一缕缕笔触、一根根线条,激荡起了画面前人们的思绪波澜。“我从小吃着所城里烧饼、大碗馄饨长大,对那片老房子很有感情。用钢笔画纪录老建筑,不是为了单纯的怀念,我希望我的画能够保留住老烟台的历史,能让更多的人产生‘童年的烟台’的共鸣。”王相俊说道。

(王相俊笔下的所城记忆)

墙角的柴火堆上、歪斜的水泥电线杆旁、旧木门上的福字依稀可见、锈蚀的大金鹿自行车倚靠在窗下静静诉说着光阴......往昔回忆的符号,在无数人的心湖中泛起层层涟漪,唤醒了那些遥远而亲切的吉光片羽。如今,这些旧日老所城的风情画面,通过脱俗的钢笔画黑白技法,展现在细腻的铜板纸上,铺陈出城市的过往。

时空交织下的文化新生

漫长岁月中,所城里承载了烟台的根和魂,见证着烟台栉风沐雨。从无名渔村到奇山守御,从商贸古城到开埠港口,看惯了波澜起伏的所城,一直在努力重塑属于她的时代,接纳着风云变幻,以开放包容的胸怀再一次拥抱这多情山海。

2021年年初,经过修缮改造的所城里,以全新面貌重现在公众面前。历史街区“修旧如旧”,最大程度地保留了原有的街巷肌理和建筑形态,直接且清楚地展示最根本、最久远的城市轮廓与结构;在开发商业街区模式的基础上,重点以卫所、民俗文化为主题,打造了“一心、二祠、八馆、百业、千户”五大体系,引入了螳螂拳、烟台剪纸、胶东手作香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项目,游客可以在老院落里品美酒、尝美食、听戏曲,体验胶东特色文化;通过“非遗展览”+“体验工坊”+“传承课堂”+“传统美食”四大空间,建成后的街区以历史文化保护和展示、旅游观光、休闲娱乐、居住商贸等功能于一体,汇聚文化与人气,为老烟台增添新神韵。

都说“一座所城里,半部烟台史”,从喧闹的城市大马路走进宁静的所城街巷,便领略到她大隐于市的独特魅力,感受到她所承载的重要历史人文价值。穿过宣化门,漫步所城中,岁月失语,唯石能言,斑驳的石板路,沧桑的砖瓦墙,向游人们诉说着那段被封尘的时光。夜幕已至,天际线下,高耸入云的建筑通体散射着碧蓝荧光,映衬着城市上空的点点星辰;蓦然回首,视线穿透繁华,六百年前的守御千户所,悄然隐匿于现代建筑群的阴影之中,幽暗深邃。城墙外高楼林立、车水马龙,城墙内青砖黛瓦、古色古香,传统与时尚,宁静与热烈,细腻与豪迈,交相辉映。这一刻,未来与过往不期而遇。

城市,作为文化的载体与定位之锚,其演进轨迹深深镌刻着人类文明的辉煌篇章,而城市的发展史,实则是文化不断积淀与变迁的宏大叙事。

若将一座城市喻为一册书籍,那么烟台就是一部不断完善的鸿篇,品读起来韵味悠长,却又常读常新。所城里作为这部巨著的重要一章节,是明代海防军事卫所体制的见证,是城市热岛中的原始村落,她是时间的低吟,也是空间的高歌,矗立在烟台城市发展的核心区域,承载着城市记忆与未来的双重使命,让每一位远道而来的朋友,都能触摸到独属于这座城市的大气、秀气与洋气。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