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开海之后,中秋国庆双节之前,一向是烟台沿海渔村的热闹时间。只要天气合适,村里的码头多半会呈现一派熙熙攘攘的场面——满载而归的渔民,购买海鲜的客商,参观打卡的游客,均汇集于此。
在这热闹的当口,我们去了一趟烟台黄渤海新区的山后初家村(又名初旺)。此行最初的目的,就是想直观感受并记录下渔村的收获场景。
山后初家村,地处八角湾的最西端,傍海依山而建。就陆路位置而言,该村多少有些“偏远”。不过,这个相对“偏远”的渔村,在外界却有着挺高的知名度。一方面是因为当地的渔港码头规模较大;另一方面则因为有一项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此传承,那就是“渔灯节”。
进村之后,我们忽然也想到“渔灯节”话题,之所以说“忽然”,是因为渔灯节的举办日期在每年的正月十三、十四,距离此刻还为时尚远。而到了码头,看见渔船上忙碌的劳动者时,我们顿觉眼前一亮:“此时虽然见不到‘渔灯节’的仪式,但这项文化的传承者和见证者们,不就在村里么?”
于是,打听之下,我们一行人来到了村民初名修家中,开始听他讲述渔灯节的典故。
在民俗文化领域,似乎有个不成文的观点,那就是交流对象的年纪越大,其叙述内容就越有代表性。初名修今年66岁,严格来说并不能称作“年高”。但渔灯节是一项与出海紧密相关的文化,初名修从十几岁时就开始出海,后来又当过几十年的船长,因此属于村里公认的“懂海、懂渔灯”的人。
第一句介绍,就很好地佐证了外界对初名修的印象。“所谓‘渔灯节’,其实就是正月十五‘灯文化’在八角湾沿海十多个渔村的一种特殊体现,只不过‘渔灯节’的举办时间要提前一两天,并且有着相对独特的表现内容,这种文化习俗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了。”初名修说。
根据初名修的介绍,渔灯节的表现内容主要由送灯、祭祀、欢庆等环节组成,其中融合了渔家美食、民俗演出、民间手工艺等元素,可谓特色鲜明,堪称地方传统文化的一次集中巡礼。
“渔灯节,不光是看外表上的热闹,更要了解其中的内涵。”在绘声绘色讲述了渔灯节的表现内容之后,初名修的口气忽转严肃,“渔民送渔灯的初衷,一方面是希望在海上有个好收成,另一方面也是期盼能出入平安。”
实际上,纵观渔灯节的数百年历史,其外在表现形式已经发生了不小的变化,但精神内涵却始终传承下来。“就以‘渔灯’制作为例,过去以手工雕刻的萝卜灯常见,后来则逐渐以蜡烛灯替代,如今更环保更安全的电子灯则是主流。可不管‘渔灯’的材质怎么变化,大家送渔灯时寄托的期盼却是前后如一的。”初名修说。
因为年近七旬,初名修现在已经不再跑船出海。但他对于渔灯节的热情和参与度,却并没有减弱。“渔灯节承载了渔家文化和村庄历史,值得好好传承。”他认为。
提到“传承”,初名修颇有感慨。“过去在这周边区域,以农耕为主的村庄流行送‘麦灯’,以出海为主的村庄流行送‘渔灯’。这两种灯的内涵都有期盼丰收之意。但随着时代的发展,‘麦灯’已经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而‘渔灯’还在传承。‘渔灯’的传承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希望有着数百年历史的‘渔灯’在未来能持续亮下去。”初名修说。
文字:隋翔宇 摄影:肖水莲 赵竹宇
编审:纪春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