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融媒9月12日讯(YMG全媒体记者 孙长波)以工代赈是促进群众就近就业增收、提高劳动技能的重要举措。9月10日至11日,山东省以工代赈工作现场会暨专题培训会在烟台市莱山区召开。会议期间,济宁、德州市发展改革委,烟台市莱山区政府,日照市岚山区、蒙阴县政府及新泰市宫里镇政府交流工作经验;国家发改委地区振兴司围绕以工代赈政策解读进行了授课;与会人员还实地调研观摩了烟台莱山农业创业示范基地建设项目、中集零碳智造产业园项目以及莱山区院格庄街道农村道路以工代赈项目。
在莱山区农业创业示范基地,一些老木工、老瓦工有了“用武之地”,原来这里将以工代赈嵌入到农业创业示范基地项目实施全过程中。之前,相关街道在项目周边进行以工代赈劳动潜力摸底时发现,附近村庄中的老瓦工、老木工较多,因年龄偏大,无法外出打工,“闲居”家中。街道将此信息反馈给项目单位,凤凰文旅创新务工模式,结合岗位特征,在筒仓修缮加固、木工等工作中专设了以工代赈用工岗位,在落实技能培训和安全生产培训后,充分发挥老工匠的作用,手把手传授手艺活儿,带领村民共同参与项目建设,同时专门将以原水泥厂老钳工李少东为代表的一批老工友进行“返聘”,指导原建筑构件拆除和重新安装,明显提升了施工效率,实现了务工群众由“苦力型”向“技术型”转变,进一步增强了本地无技术群众的致富能力。
据悉,仅在莱山区,莱山农业创业示范基地、中集零碳智造产业园、凤凰湖体育公园等项目,累计吸纳群众750多人,发放报酬1200多万元,人均增收1.6万元。根据统计,截至目前,烟台市已指导15个区市采用以工代赈方式谋划和实施一批投资规模小、技术门槛低、前期工作简单、务工技能要求不高的项目,建立市区以工代赈项目储备库,广泛组织动员农村群众参与工程建设,提高项目劳务报酬发放比例,有针对性地开展业务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为务工群众的长远发展提供支撑。今年以来,实施重推和农推以工代赈项目115个,预计吸纳农村群众务工人员5300余人,发放劳务报酬超过9500万元,人均增收1.8万元。同时积极争取上级政策资金,获得资金支持项目5个,共争取1100万元,有效地带动了农村群众共同参与建设、共享发展成果。
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农经处处长翟振然介绍了全省以工代赈工作情况。2024年筛选确定了省市县三级清单项目1279个,其中省级清单项目351个。上半年已带动7.61万名群众务工,发放劳务报酬10亿元,人均增收1.31万元。从全国调度情况来看,山东省总体成效明显,位列全国前10位。今年5月,在全国2023年度以工代赈工作成效综合评价中,山东省综合得分列全国第3名,东部省份第1名。
山东省对口支援办公室主任李秋生介绍,以工代赈协调机制成立以来,各级各有关部门围绕发挥以工代赈政策的集成作用,积极作为、克难攻坚,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展现出了应有的责任担当,值得充分肯定。其中,烟台市在全省2023年度以工代赈工作成效综合评价中获评“好”的等次,各项工作这几年来有大幅提升,值得学习借鉴。莱山区创新实施的“12345工作法”,在北部城市更新、中部产城融合、南部乡村振兴等项目中全方位推动以工代赈,实现了以工代赈和城乡融合一体化发展。
据悉,目前烟台市正超前谋划2025年以工代赈示范工程项目,梳理储备一批手续完备、示范性强的优质项目,为争取资金打好坚实基础。对2024年以工代赈清单项目进行全链条强化项目监管,严格按计划实施项目建设,明确部门分工,抓好统筹协调,规范劳务报酬发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