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公安局常态化开展普法企业一线、法律在线咨询、涉法风险会诊三大助企活动

烟海e家 2024-09-11 19:45

  烟台融媒9月11日讯(记者 许佳琪 摄影 李刚)当前,受市场环境影响,部分企业出现经营困难,个别企业甚至出现违法行为,公安机关如何平衡依法追究违法犯罪责任和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之间的关系呢?9月11日下午,在烟台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营商环境创新行动”主题系列第三场新闻发布会上,烟台市公安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李伟从三个方面详细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一是提升打击质效营造企业平安发展环境。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健全完善“行刑+企”工作机制,加大对民族企业、特别是烟台本地品牌企业知识产权刑事保护力度,严厉打击侵犯烟商、烟企知识产权犯罪行为。进一步畅通涉企犯罪报案渠道,针对重点领域、重点企业开辟报案、受理绿色通道,快速反应。结合涉企犯罪形势和公安警情分析,每月发布一次风险预警提示。常态化开展普法企业一线、法律在线咨询、涉法风险会诊三大助企活动,帮助企业提升自身防范意识和能力。严厉打击黑恶犯罪、经济领域犯罪、食品药品领域犯罪,守护民生安全,维护经济金融秩序。

  二是严格贯彻落实包容审慎执法要求,规范使用刑事强制措施。对涉嫌犯罪的企业,坚持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准确把握逮捕条件,特别是对企业主要经营人员采取人身强制措施前,要加强对社会危险性方面的审查,开展羁押必要性审查的评估论证。如果社会危险性较低,采取非羁押方式不致产生新的危害,对企业正常经营更加有利的,可以不采取人身羁押措施。加强对涉企案件涉案财物处置的审核监督,对企业的生产资料、机器设备、账户资金等企业正常经营必须的财物,进行严格论证评估,严禁超权限、超范围、超数额、超时限查封、扣押、冻结,尽可能地避免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造成不利影响。

  三是深入开展涉企案件执法突出问题整治活动。聚焦长期“挂案”、逐利执法、选择性执法等涉企执法突出问题,开展涉企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对全市近年来查办的涉企案件进行集中清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解决,有效降低长期挂案对企业造成的实质影响,积极为涉案企业“松绑”“解套”,依法保障企业及其经营者合法权益。严格规定涉企案件立案期限,对于符合立案条件的涉企案件,立案审查期限原则上不超过七日;重大疑难复杂的,审查期限不超过三十日。立案或不予立案决定后,要及时向企业反馈案件进展情况,让企业安心生产、放心经营。严格落实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及异地办案协作“六个严禁”、“七项规定”等制度规定,及时发现纠正违法违规争抢管辖、逐利执法等问题,确保涉企案件执法质量和执法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