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三大化工园区预计2026年末总产值突破5000亿元

烟海e家 2024-08-29 17:21

  烟台融媒8月29日讯(记者 王向荣 摄影 李刚)“2023年,全市绿色石化产业规上企业实现产值1693亿元、利润总额223亿元,占全省行业总利润的五分之一。”29日上午,烟台市政府新闻办举行2024中国国际石油化工大会新闻发布会,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宏介绍了烟台绿色石化产业发展亮点。

  石化化工产业是支撑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基石,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和牵引力量。作为工业大市、制造业强市,绿色石化产业一直以来都是烟台的支柱产业和传统优势产业,汇聚万华化学、裕龙石化、玲珑轮胎、道恩股份、泰和新材等一批国内外知名龙头企业。

  张宏介绍,当前,烟台锚定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目标,紧紧围绕构建绿色石化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正聚力打造黄渤海南岸高端低碳石化产业基地,形成世界一流石化产业集群。

  优化园区建设,构建产业发展新格局。园区是产业培育的土壤,烟台市持续强化园区集聚能力,依托6大省级化工园区,充分发挥裕龙石化、万华化学等龙头企业“虹吸”效应和“链主”优势,推动要素向园区集聚、项目向园区集中、产业向园区集群。其中,沿黄渤海南岸重点布局裕龙石化产业园、烟台化工产业园、万华新材料低碳产业园3大千亿级园区,烟台化工产业园连续5年跻身全国化工园区30强;预计到2026年末,3大园区新增投资将突破4000亿元,总产值将突破5000亿元。加强园区基础设施集中合理布局和关联园区共用设施一体化布局,大力开展园区承载提级行动,在全省率先开展省级化工园区扩区,新增园区面积10.26平方公里,有效拓展产业发展空间。

  坚持创新引领,打造产业发展新高地。近年来,烟台市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布局人才链,为绿色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一方面,加快打造高水平创新平台,以高能级创新平台为载体,让创新链、产业链精准匹配,培育了国家聚氨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芳纶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烟台先进材料与绿色制造山东省实验室等省级以上创新平台110个,攻克了尼龙12等10余项“卡脖子”技术,并超前布局了下一代钠离子电池材料的迭代升级。另一方面,积极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建成美瑞新材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成功突破特种胺、特种固化剂等关键技术。依托哈工程研究生院、烟台大学等驻烟高校,联合万华化学、泰和新材等企业开设校企联培专班,针对产业需求联合培养一批研发型人才和实用型人才。充分发挥烟台职业学院等职业教育优势,紧密对接区域产业链,提升人才培养适应性,打造高素质技工队伍。

  厚植绿色底色,激发产业发展新活力。烟台市始终坚持推动石化化工产业高端化、精细化、绿色化发展,加快行业全流程绿色低碳升级,系统提升园区减污节能降碳和循环化改造水平,不断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降低综合能耗。目前,以烟台化工产业园、蓬莱化工产业园、裕龙石化产业园三大千亿级绿色化工园区为支撑,总投资1168亿元的裕龙岛炼化一体化、1260亿元的万华新材料低碳产业园、176亿元的万华乙烯二期及系列延链补链项目加速实施。其中,烟台化工产业园作为核心园区,积极布局建设绿色项目,全链条推进源头减碳、过程减碳和末端固碳技术应用,先后实施了30余个技术改造项目,年节能150万吨标煤、降碳390万吨,2023年先后入选省级和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截至目前,我市绿色石化产业共培育省级以上绿色工厂35个、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11个、绿色工业园区4个,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走在全省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