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丨聚焦民生保障,山东做好“用钱”文章

海报新闻 2024-08-24 15:59

海报新闻记者 金立红 实习生 高瞻 济南报道

将农村综合改革作为增强村级发展内生动力,梯次推进34个国家和省级农村综合改革试点试验区建设;实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应对人口老龄化,实现职工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全覆盖;集中资金、集中力量,力争推动省属高校实现“双一流”突破……多年来,作为人口大省的山东始终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财政支出的优先选项。

海报新闻记者从山东省财政部门了解到,2020—2023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中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累计达3.8万亿元,年均增长4.2%,民生支出占比稳定在80%左右,在就业、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多方面坚持“保基本、兜底线、可持续”,切实用政府的紧日子换取老百姓的好日子。

农业增效益、农民增收入、农村增活力

“以前都是我们自己剪枝管理销售,种出的桃品质没有保证,也卖不上好价格。现在合作社帮助进行管理、联系销售,俺家3亩桃相比去年多卖了一万多元。”想到今年果园里的收成,蒙阴北楼村村民宋述香不禁感慨万千。他所在的蒙阴县是农村综合改革的典范,走出了一条“乡镇党委领导联合社、支部领办合作社”助推蜜桃产业“全生命周期管理、全产业链条发展”的“双领双全”道路,给老百姓吃了一颗定心丸。

同样因地制宜开展农村综合改革的还有山东曲阜。去年7月,财政部批复曲阜市开展“五好两宜”和美乡村建设试点试验,覆盖尼山镇夫子洞村、鲁源新村等10个行政村、1.43万人,围绕改革创新乡村建设管护、组团发展、乡村经营、乡村治理等四类机制,创新村企联建、村村联合、村民联盟等多种组合运营机制,实现了村民共同致富、村貌焕然一新、民风显著改善“三提升”。

近年来,山东财政将农村综合改革作为增强村级发展内生动力、推动农民群众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累计投入26亿元,梯次推进34个国家和省级农村综合改革试点试验区建设,充分发挥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协同联动作用,探索更加紧密的联农带农机制和市场化建设管护机制,努力提升乡村公共服务水平,持续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民增收入、农村增活力。

支医、支教、支农,山东就业“质”“量”同步提高

山东省创新推出一揽子政策措施,加强就业创业服务,提升劳动者的就业技能,促进就业“质”和“量”的同步提高。

“支医、支教、支农、帮助乡村振兴”。2023年山东省开展“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已经帮助近2000名高校毕业生找到工作。

以建设高质量充分就业省份为牵引,山东创新推出一揽子政策措施,加强就业创业服务,提升劳动者的就业技能,促进就业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上半年,全省实现城镇新增就业67.3万人,同比增长4.7%,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61.2%。

去年以来,先后制定“一稳三促”行动方案,实施助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九“+”计划,制定出台支持民营经济、支撑先进制造业、助力银发经济的“三个文件”。今年上半年,为2283家小微企业发放稳岗扩岗专项贷款93.7亿元,扶持企业稳岗扩岗10.6万人。为7.2万家企业服务解决用工73.2万人次。发放稳岗返还补贴4.8亿元,向 13.1万人次发放技能提升补贴2.3亿元。

同时,山东还在不断优化就业服务。今年4月9日,山东开展了优质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进校园活动,200余家企业现场招贤纳士,发布岗位需求1万余个,吸引了山东多所高校毕业生到场,在现场及网络投递简历、求职择业,初步达成就业意向2659人。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为从业人员稳稳“托底”

“实习学生可以单险种参加工伤保险的政策可真好!”近日,在山东省济宁市人社综合服务窗口前,济宁凯登制浆设备公司工作人员正在咨询办理特定从业人员单独参加工伤保险业务,“我们企业对实习学生的参保难题、降低了企业的工伤风险,更让实习学生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在政策方面,2024年5月底,山东制定出台《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等7部门关于印发〈超龄人员和实习学生等特定从业人员参加工伤保险办法(试行)〉的通知》,引导用人单位为超龄人员、实习学生等特定从业人员参加工伤保险。

针对妇女权益保障,山东创新建立女职工劳动权益维护新机制,抓实设立维权工作站、“双线”普法、推行争议速裁三项举措,高质高效维护女职工劳动权益。截至目前,全省共设立296个维权工作站,各级仲裁机构共速裁处理女职工劳动争议案件1108件。

在不断规划与努力下,山东民生保障网越织越密,一项项民生政策的落地生根,稳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