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值班在岗
全面排查易涝点位
盯紧水库、河道等重点部位
持续降雨来袭,莱山区迅速反应
为群众撑起“安全伞”
↓↓↓
受副高边缘暖湿气流影响,连日来出现持续性降雨天气。为保障辖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莱山区相关部门迅速反应,加大对重点区域的巡查力度,有序应对强降雨天气,做好防汛工作,筑牢防汛安全屏障。
区住建局
莱山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立足实际,全力做好建设领域防汛各项工作。

围绕有限空间、地下车库等重点部位,统筹街道、物业企业等各方合力,打好住宅小区安全度汛“主动仗”。通过下发《关于加强住宅小区防汛防台风工作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住宅小区防汛防台风工作重点和责任分工,针对地下车库等易积水内涝重点部位,严格落实专人重点盯控。提前采购准备2000个防汛沙袋,通过街道发放至各个住宅小区,用于地下车库等易积水内涝重点部位的防汛工作。深入各个住宅小区集中开展汛期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并建立问题隐患整改台账,明确整改措施、整改时限,实行销号管理,已累计检查50余个重点小区,发现的问题均已督促整改完成。

持续开展建筑工地防汛督导检查。每天安排2个检查组下沉到建筑工地持续开展防汛督导检查,重点检查施工现场基坑及边坡安全、防汛物资储备以及管理人员值班值守等情况。对于发现的问题,第一时间现场反馈并责成有关单位立即整改。在检查过程中,督导人员要求各在建工地高度重视防汛安全工作,细化防范措施,持续开展防汛隐患自查,强化应急物资储备、应急演练以及防汛知识培训,守牢防汛安全底线。
区农业农村局
区农业农村局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和主要领导带班制度,密切注视天气变化,及时掌握雨情、水情、工情,搞好上呈下达,确保各类防汛抢险信息及时畅通。遇灾害天气,提前落实救援力量集结待命,在重点地区、重点部位、重点工程预置专业抢险力量和物资设备,确保临险状态能够快速反应、果断处置。

持续深入开展防汛风险隐患排查整治,聚焦重点行业、重点部位,抓细抓小开展隐患排查,建立台账、销号管理。紧盯水库、塘坝溢洪道,跨河、穿河建筑等重点部位和薄弱环节,发现隐患问题,及时消除处置,做到防患于未然。

充分发挥区防指办的综合协调作用,进一步加强与防指成员单位的沟通协调,会商研判突发情况,评估可能出现的风险,落实度汛措施,发挥整体效力,加强联动配合,形成工作合力。
区综合行政执法局
降雨发生后,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立即启动《莱山区城市防汛应急预案》,各单位负责人全员上岗,按防汛预案分工,负责各管理领域应急防汛抢险工作。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所有工作人员保持通讯畅通,应急抢险队30余名抢险队员集合待命,遇到险情立即上岗抢险。

在强降雨到来前,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就加强道路巡查,提前打开管辖范围内44条道路雨水篦子,同步设立安全提示牌;组建6个巡查小组开展不间断巡查。降雨过程中,巡查小组不间断地对管辖范围内的道路进行巡查,发现积水情况立即进行处理。目前,管辖范围内道路无积水,排涝设施正常运行、树木无倒伏、门头牌匾无破损。

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市气象台天气预报显示,本次降雨天气将持续数日。为保障广大群众人身安全及全区经济社会正常运行,已提前做好防汛物资储备工作。
莱山公路建设养护中心
莱山公路建设养护中心为应对强降雨天气,认真制定防汛方案,提前对辖区内桥梁、涵洞及河道组织清淤,共清淤2000余吨;清除县级公路两侧生活、建筑垃圾200余吨;维修更换护栏300米;增设、更换警示桩180根;更换维修标志版面160平方;临水、塌方、陡峭路段边坡加固300米;邀请专业桥梁检测机构检测桥梁、涵洞定期检测45座;会同养护公司提前储备充足防汛物资,包括沙袋、防水布、救生设备等,安排机械设备随时待命,并加强日常巡查力度,保障道路的畅通和安全。


莱山经济开发区
进入汛期,烟台市迎来连续降雨天气。针对严峻的防汛形势,莱山经济开发区快速响应、迅速行动,深入排查各种风险隐患,以“迅”应“汛”打好防汛“组合拳”。

对责任河段全面摸排,重点查看河道、岸坡、沟渠等区域是否淤积杂物,堤坝是否完好。针对排查发现的问题,通过利用大型挖掘机、铲车等清理河道淤积物、拦河物、垃圾,消除各种阻水障碍,平整河床、拓宽部分河道。

通过人机结合施工,截至目前,已完成东风河、东都河清淤疏浚,全面提升辖区内河道行洪能力,确保河道畅通,避免洪水的滞留和河道堵塞带来的灾害。
莱山街道
进入汛期以来,莱山街道强化底线思维,加强谋划部署,多措并举守牢防汛安全关,筑牢防汛安全墙,以实际行动提升防汛备汛水平,保障辖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街道主要领导带队,对辖区内4座水库、20个塘坝、5条主要河流进行全面摸排检查,详细掌握具体隐患情况,督促提前做好应急准备。组织各村对辖区居民楼屋顶露台、挡土墙、排水通道等进行全面排查,提前发现各类问题隐患。
连日来,街道应急管理服务中心组织专业人员,重点针对山南周水库、安吉水库、东庄水库及辖区主要河道、溢洪道开展清理作业,及时消除水库安全隐患,提升辖区水库工程管理养护水平。

为有效应对汛期极端灾害天气,进一步提高防汛应急响应速度,提升防汛抢险队伍协同作战能力,莱山街道在山南周水库组织开展小型水库防汛应急演练。通过模拟演练,切实检验了防汛应急抢险队伍处置突发情况的能力,重点锻炼了防汛抢险的应对素质,大大提高了村民防汛防台风的应急反应能力。
解甲庄街道
为有效应对近期连续降雨天气,解甲庄街道以“雨”为令,闻“汛”而动,多措并举落实落细各项防汛措施。

第一时间吹响防汛“集结号”,解甲庄街道以“线上+线下”宣传相结合的方式,强化宣传动员,提升防汛意识。安排村“两委”成员把防汛工作包岗到位,各负其职。并通过村民微信群、“大喇叭”广播、每家每户发放防汛明白纸等方式,及时将强降雨信息及气象预警告知村民,提高群众防灾避灾意识和应急避险自救能力,做到时时防范、绝不松懈,营造良好的防汛减灾社会氛围。

为准确掌握街道范围内的灾害隐患分布情况,解甲庄街道定期开展拉网式隐患巡查、排查工作,针对排查出的灾害隐患逐一建立整改台账,做到整改一处销号一处。
初家街道
为全面做好2024年汛期安全防范工作,初家街道闻“汛”而动,召开防汛工作动员部署会议,部署防汛重点工作,逐一明确责任人,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和村居主要负责人带班制度。

为实时观测水库水位变化,街道安排专人值班值守,村级河湖长汛期增加巡河检查频次,每周巡河不少于2次,不间断对辖区隐患点进行巡查,同时聘用三方公司每天对水面、坝体内侧漂浮物、垃圾进行捞除、归置外运,对水面、岸边杂草灌木定期清理。

街道还对辖区村居、建筑企业、物业企业的应急队伍、应急物资储备进行全面盘点检查,建立资源统筹的整体格局。在凤凰山水库和庙后水库设置2处应急救援物资库,储备沙石、发电机、铁铲、救生衣等防汛抢险物资。积极开展防汛抢险安全知识培训和应急演练,有效提高队员的综合防汛抢险技能,不断磨合指挥协调机制,进一步完善了联动响应措施。
黄海路街道
为减少降雨带来的灾害损失,黄海路街道抢抓部署,统筹辖区各物业小区抓好防汛排涝措施落实工作,本着早准备、早安排、早排查、早落实的四到位原则,全力做好汛期各项安全防护工作。

连日来,街道强化汛期排查,盯紧重点弱项,建立防汛台账,联合物业工作人员对各小区地下车库入口、地下室等重点场所、点位逐一开展全方位、多层次、拉网式排查,对于低于室外地面易发生雨水倒灌的部位,配备防汛沙袋,消除防汛隐患。同时,不断加强联系协调,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措施实,并准备充足的防汛物资应对强降雨。

在做好防汛工作的同时,街道加强宣传灾害自救知识,充分利用群众微信群、网格群、公众号、入户走访等形式及时宣传预警信息,劝诫居民大雨天气出行时远离河道、低洼地带等危险区域,增强群众的防汛避险意识,把防汛工作落到实处。
滨海路街道
为积极应对本次强降雨天气,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滨海路街道多措并举,下好防汛“先手棋”,系统梳理防汛抢排力量,加强值班值守及隐患排查。
连日来,街道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防汛工作,成立防汛抗旱指挥部,组建防汛应急队伍,严格执行汛期班子成员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

街道聚焦沿河河道、低洼水库、积水路段等重点领域,组织防汛应急队伍全方位开展高密度巡查排查,动态掌握水位变化情况,发现并解决雨污管井堵塞、路面积水等问题及时进行疏通,提醒居民注意防范可能出现的险情,有效应对强降雨天气。

各城市社区针对辖区房屋顶、地下车库、电表箱等重点部位逐一排查,对常用的防汛沙袋、挡板、水泵、雨具等防汛物资进行检查,确保正常使用。同时提醒辖区物业单位在汛期提高警戒意识和应急准备,做好防汛准备,确保平稳安全度汛。
院格庄街道
院格庄街道划定包村包片责任区域,压实防汛主体责任,进行防汛演习和专项培训,重点人群落实“一户一策”,提升防汛能力,持续开展防汛隐患排查整治。

重点查看辖区流域实时水情,为农业生产、水资源保护利用、防洪抗旱等工作做好准备,对项目建设、设施加固情况等进行逐一排查,严密防范安全隐患,重点落实除险措施,确保防汛工作无死角、无漏洞、无盲区。同时,对危旧房屋和辖区水库开展全面系统排查,摸清点位情况及转移人员名单,确保紧急情况下“应转尽转”。

编审:纪春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