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烟台海洋放鱼日公益活动 30万尾鱼苗畅游黄海

烟海e家 2024-06-20 08:30

“放鱼啦!”伴随着一声响亮的口号,一条条小鱼欢快地游入大海的怀抱。6月19日上午,第六届烟台海洋放鱼日公益活动在中韩联合增殖放流永久举办地——烟台黄渤海新区举行,近千人相聚天马栈桥海洋之心,将30万尾鱼苗投放入八角湾海域,共同维护优质的海洋生态环境。

增殖放流是护航海洋生态、呵护蔚蓝海洋的重要路径。自2019年举办首届海洋放鱼日公益活动以来,烟台已经成功举办六届海洋放鱼日公益活动。每年增殖放流鱼、虾、蟹、海蜇等6大类型水产苗种17亿单位以上,对于增强公众对渔业资源的保护意识、提升公众的海洋环保意识、改善水域生态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促进渔业增效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30万尾鱼苗放流入海

八角湾海域迎来新“住客”

昨日上午9时30分,在黄渤海新区天马栈桥,伴随着歌曲《大海啊,故乡》的优美旋律,第六届烟台海洋放鱼日公益活动正式拉开帷幕。

活动现场,志愿者将鲜活鱼苗放入水桶中,参加活动的市民、学生、志愿者等“接力”把鱼苗倒入由气模搭建的临时水道,在循环海水的推动下,密密麻麻的鱼苗成群结队,顺着水道跃入八角湾海域,成为这片海的新“住客”。

本次放鱼日活动以“养护水生生物,建设美丽烟台”为主题,旨在通过海洋放鱼公益活动打造烟台“海上绿水青山”,提升品重烟台的城市影响力。

刚刚完成中考的烟台开发区第一初级中学学生肖吉成已经是第三次参加放鱼日活动,“看着放流的鱼苗游入大海,想到它们能有助于这片海域水质的改善就很开心,以后有机会还会继续参与这样的活动,为改善海洋生态环境出一份力。”肖吉成说,家住开发区经常来海边游泳的他,已经切身感受到了增殖放流对海洋生态环境的改善,这里的水质越来越好。

谈及增殖放流,不少人简单地把它与放生、放鱼画上等号。实际上,增殖放流的门道可不少。在放流活动现场,黄渤海新区还精心准备了科普展板,向市民、志愿者系统性地介绍了增殖放流的知识。

“这次现场放流的鱼苗,均经过严格检验检疫和验收监督程序,主要包含绿鳍马面鲀、许氏平鲉两类苗种,共计30万尾。”烟台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渔业科杨金龙说。

连续举办6届放鱼节

每年放流水产苗种17亿单位以上

今天放流的是苗种,明天收获的将是海洋渔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烟台海洋放鱼节公益活动已成为全省重要的增殖放流公益活动品牌。

自2019年起,烟台已成功举办6届放鱼节活动,每年增殖放流鱼、虾、蟹、海蜇等6大类型水产苗种17亿单位以上,为加强海洋生物资源养护、促进海洋渔业经济发展、保护黄海海域生态环境贡献了烟台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最近几年的放鱼日活动都选在中韩联合增殖放流永久举办地——烟台黄渤海新区举行,给这片海域带来的变化是显而易见的:不仅海水越来越清、沙滩越来越净,还连续三年出现大量海肠现身浅滩的奇观景象,近3年海湾水质持续达到优良,海水浴场环境适宜性结论为适宜,海湾底栖生物物种由39种增长至53种,高营养层级生物资源量增加30%以上。黄渤海新区已经在全国率先构筑政府引导、科研支撑、全社会广泛参与的海洋生物资源“大养护”格局,近5年放流各类海洋经济类苗种1.7亿单位。

视野放大至烟台,中国对虾、梭子蟹、海蜇等大宗放流物种形成了较为稳定的秋季渔汛,回捕中国对虾、梭子蟹、海蜇等重要增殖放流资源已成为烟台近4000艘中小马力渔船约3万多捕捞渔民秋汛的主要生产门路,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可以说,增殖放流已经成为烟台养护渔业资源、发展海洋经济、建设美丽城市的重要举措,是品重烟台的又一张亮丽城市名片。

增值放流更科学,一抹蔚蓝更澄澈。杨金龙介绍说:“下一步,我们将全面分析全市近海渔业资源现状,科学合理增加放流点位和放鱼品种,切实保护好生物多样性,维护好海洋生态平衡,为打造最美最富‘海上粮仓’、为烟台渔业发展和海洋强市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记者 刘洁 通讯员 肖传仕 姜乾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