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向丰收!海阳“航天小麦”亩产翻倍的秘籍是什么?

海阳发布 2024-06-17 08:26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在小纪镇的一片片麦田里,金黄的麦子鼓胀饱满、摇曳飘香,已然迎来收获期。大型收割机在金色的麦浪中往返穿梭,镰刀在村民的手里尽情挥舞,勾勒出了一幅火热繁忙的好“丰”景。

  经过切割、脱粒、打包、装车等工序,一袋袋麦粒整齐地排列在田间地头,映衬着村民们脸上丰收的喜悦。“今年是一个丰收年份,收成高于往年,亩产600斤左右。”村民鲍亭说。“今年,村里种植了‘航天小麦’,亩产达到1600斤,比起普通小麦翻了一番不止,真是一个丰收年啊。”小纪镇泉水头村党支部书记初日看着丰收的麦田喜上眉梢。

  据了解,小纪镇位于海阳市西部,耕地9.4万亩,主要粮食作物以玉米、小麦为主。一直以来,小纪镇都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这条底线,把粮食安全放在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位置,严守耕地保护红线,最大限度提高耕地利用率,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乡村振兴提供粮食保障。

  “‘航天小麦’的生长周期与本地小麦一致,但亩产比本地小麦多出一倍,‘航天育种’令小麦抗寒性好,成穗率高。”小纪镇泉水头村党支部书记初日介绍。

  什么是航天育种?中国农业科学院相关科学家在一次采访中介绍,种子等植物材料搭乘返回式卫星和载人飞船等航天器进入太空,利用空间环境的宇宙射线、微重力、高真空等综合因素诱发种子基因变异,返回地面后,选择可遗传的优良变异用于培育优质高产多抗植物新品种,这就是航天育种。

  一粒合格的太空种子,从宇宙归来后还需要在地面经过长时间的培育和检测,进行多轮的筛选和鉴定,才能作为真正的太空种子在广袤的田野间生长、收获,走上百姓的日常餐桌。

  随手掐起几株被压弯了腰的麦穗,初日介绍,今年在泉水头村试种了7亩“航天小麦”,长势喜人,产量可观,明年将为泉水新村(小纪镇西北部的泉水头、南洪沟、牛根树、鲁家沟、子推后、大孟格庄、南孟格庄等7村庄)提供麦种,带动新村种植业整体增收,作为泉水新村产业片区化整体发展规划中的一项,预计种植面积达到300亩。

  泉水头村位于小纪镇西北部,温度适宜,土壤肥沃,较为适宜农作物生长,泉水头村建村时,此地是玉龙泉之首,水资源相对丰富,历史上就有种植小麦的传统。“在科技强农和机械强农的赋能下,‘航天小麦’亩产可以达到1600斤以上,远高于传统小麦。通过今年的试种,村民们掌握了‘航天小麦’的种植技术,明后两年我们会陆续在泉水新村、全小纪镇扩大种植面积,让‘航天小麦’实现稳产增收,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粮满仓,心不慌”,眼前的大片金黄无疑是初日的底气和信心所在。

  编审:李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