搅拌、加热
凝固成晶莹剔透的胶状
形如羊脂玉
一块淀粉
征服烟台人的味蕾
一份焖子
超越了其作为地方小吃的简单范畴
成为承载着烟台历史文化和集体情感的符号
烟台,地处北纬37度的黄金海岸线上,丰沃的土壤和广袤的海域赋予了这片土地富饶的物产。脆甜多汁的红富士,软绵清香的莱阳梨,一口爆浆的大樱桃,“水果之乡”当之无愧;鲅鱼水饺极致鲜美,海肠捞饭一骑绝尘,葱烧海参古今八珍,“鲁菜发源地”名副其实。
而在众多珍馐招牌、美食名片之中,始终有一种味道深刻在异乡游子内心深处,超越了所有佳肴,成为连接故土情怀与心灵慰藉的纽带。这便是“焖子”。
天选搭档
脂肪和碳水造就一段味觉传奇
焖子,是烟台当地的一道风味小吃。简单来说就是地瓜淀粉与水混合,搅拌、加热,凝固成晶莹剔透的胶状,形如羊脂玉,切成块状后,煎至两面金黄。此时淋上料汁,芝麻酱包裹着焦脆的外壳,蒜泥的刚烈中和了油香的丰腴,几滴鱼露更是给原本的朴素增添了恰好的鲜度。
在我国北方的很多城市都有焖子这道名吃,烟台焖子以其独特的历史渊源,卓然于众。据传,烟台芝罘岛的门氏兄弟以卖粉条为营生,有一日做好了粉坯,却因下雨无法继续加工成粉条,门家兄弟索性将粉坯放在油锅里煎制,邀请邻里乡亲前来品尝,为了防止吃坏肚子,还特意将蒜泥拌在煎好的粉坯中,没想到这个口味意外赢得了大家的称赞。于是门家兄弟架锅立灶改做卖油煎粉坯,当问及这道美食的名字时,门家兄弟想了想自己的姓氏,随口说出“门子”,后来又觉不妥,取名“焖子”。
从“门子”到“焖子”的转变,带着几份戏谑与随性,却也巧妙地将美食与创造者联系起来,赋予了这道小吃些许文化内涵,更从中透露出了老一辈人的勤俭与智慧,传递着邻里间的温情。
老街小店
一口焖子唤起童年回忆
奇山东街是芝罘区的一处老居民区,高低错落的楼栋间,隐匿着一家焖子小店,名曰“奇山焖子”。店内陈设布置简单,两口煎锅,几张小桌,菜单上也只有焖子这一道,前来的客人三三两两,络绎不绝。王师傅独自经营着小店,在两口煎锅前来回忙活,一碗碗出锅的焖子麻利地淋上料汁,端到客人桌前。“我现在卖完十锅就收工,上年纪了,体力跟不上咯。”说话间,王师傅手里的活没停下,伴随着烟机运作的轰鸣声,他又提高了嗓门笑眯眯地跟记者说道:“昨天做焖子足足站了16个小时,可把我累坏了。”
眼前的这碗焖子,色泽金黄,蒜香配着酱香,辛辣解了油腻。“我们小的时候,能吃上一碗焖子那就是过年了。”食客老曲在店内发现了用铁丝拧成的小叉子,这份小惊喜勾起了他的儿时回忆。“以前烟台很多推着三轮车卖焖子的,尤其是海边那条街上,煎锅都是汽油桶改造的,餐具就是这种铁丝做的小叉子,买来一小碟焖子啊,刚够塞牙缝的,但这就是那个时候的零食,小孩儿吃顿焖子开心坏了。现在这一大碗,真够过瘾!”
一块淀粉
凭什么征服了烟台人的味蕾?
焖子来自民间,因风味独特而受烟台百姓青睐。传统焖子因原料单一、制作简易而无缘高端餐饮,这些年来,大大小小的餐馆酒店纷纷将焖子升级改造,巧妙融入当地特色小海鲜,成就了一道道“海鲜焖子”、“三鲜焖子”,使这道民间小吃跻身大雅之堂,成为宴请宾客的优选。
“升级版”焖子在饭馆、酒店广受欢迎、大放异彩,但街头巷尾的传统焖子依旧是烟台人心中的挚爱。物质匮乏的年代,一碟焖子就是改善口腹之欲的美味光点,构成了无数人心底关于童年的美好印记。时至今日,我们早已摆脱了肉食短缺的窘迫,而焖子也已经超越了其作为地方小吃的简单范畴,成为承载着烟台历史文化和集体情感的符号,成为了一种脱离了物质本身的精神寄托,仿佛时光从未走远,那份儿时的纯粹与美好仍触手可及。
还是那条老街巷,还是那辆三轮车,焖子摊儿前,几把破旧的小马扎,一口黑漆漆的大锅,伴随着油温加热次次啦啦作响声,香味儿漫出了二里地。“老板,来份焖子。”
编审:纪春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