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举办的全省青少年体育工作会议暨全省学校体育工作会议上,龙口市作为全省唯一县级市代表在大会做典型发言。
近年来,龙口市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围绕青少年健康提升和加强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两大重点任务,深化体教融合机制,一手抓普及,一手抓提高,注重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培养输送竞技体育人才,推动青少年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以政策为引领:健全学校体育工作体系
学校体育着眼于未来,肩负着未成年人强健体魄的使命与责任。龙口市坚持以政策引领,让孩子参与体育、爱上体育,通过体教融合拓宽成长之路。
制定《龙口市中小学体育美育提升工作方案》《龙口市中小学生“1259”体质提升行动实施方案》等政策,规范学校体育提升工程,持续强化体育课程刚性化管理。严格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实行“体能天天练”。以统一的组织领导、完善的工作机制、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和定期的督导评价保证学校体育落地见效。
通过整合资源要素,形成体育教育合力。充分利用竞技体育学校优秀教练员资源,在全市学校开展教练员送教进校活动,为学生提供高水平的体育指导。动员社会力量,在全市中小学校开展“传统武术文化进校园”活动,普及太极拳、八段锦、螳螂拳、戚家拳等传统武术项目,在体育锻炼中,让孩子们增强文化自信,了解和体验到中华传统武术的魅力。
瞄准赛事:搭建多样化校园竞赛平台
青少年正值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积极参加竞技运动,能够培养坚毅勇敢的性格,增强团结协作精神,坦然应对学业和生活中的挑战。
竞技是体育最大的魅力之一。龙口市统筹谋划,常态化开展青少年体育赛事活动,建立面向全体、分级管理、制度配套的体育竞赛体系。每年定期举办田径运动会、阳光体育项目竞赛、“市长杯”校园足球联赛、篮球、排球、游泳、乒乓球、健美操、棋类等九大学校体育竞赛。让赛事走近学生,吸引更多的学生关注并参与,在竞技中发掘更多的青少年后备人才。
按照“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学校体育模式,强化协同,形成学校特色品牌。重点发展篮球、足球、排球、田径以及国家和省市优势项目、民族传统特色项目,立足本校实际,创建特色品牌,强化专业训练和全员普及。目前,龙口市共有12所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4所全国青少年校园篮球特色学校,7所山东省省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
龙口市通过深化体教合作,探索体校改革,建立运动员共同培养机制。
该市整合中小学校和竞技体校的优势资源,按照“位置临近、优势互补、合作发展”原则,探索成立“体教融合发展共同体”,促进竞技体育学校与普通中小学校深度融合。根据普通中小学生班额、教室、教师配备等实际情况,将竞技体校学生进行混合或单独编班,实施文化课由普通中小学统一授课、统一管理。
重视后备人才储备和培养。坚持“突出强项,提升弱项,弥补缺项”的原则,加大体育科研、运动康复保障力度,将篮球、举重、古典跤、柔道、橄榄球、田径、拳击、手球、散打等九个项目做优做强,在传统项目取得新突破的同时,不断向上一级单位输送高质量体育人才,累计输送运动员332名。
龙口籍运动健儿在国际国内各类重大赛事上屡创佳绩,张常鸿勇夺2020东京奥运会男子50米步枪三姿冠军,并打破该项目的世界纪录和奥运会纪录;2023年在杭州亚运会赛场上出现7名龙口籍体育健儿,张虹洁获得场地自行车女子4公里团体追逐赛银牌、张琳茵获得自行车女子凯琳比赛铜牌、路畅获得女子手球铜牌。截至目前,龙口籍体育健儿在奥运会赛事中摘得金牌1枚,在亚运会赛事中摘得金牌2枚、银牌3枚、铜牌3枚;在全运会赛事中获得金牌18枚、银牌9枚、铜牌10枚。龙口市竞技体校先后荣获“山东省优秀运动员后备人才基地”“高水平体育人才培养先进单位”“全国青少年手球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国家重点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等。
下一步,龙口市将全面强化青少年体育引领,营造良好氛围,推动青少年体育开创新局面、体教融合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