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博物馆寻宝|跨越千年的东夷符号——鸟形鬹

烟海e家 2024-10-02 06:45

6500年前的长岛北庄遗址,是迄今为止揭露和保存的唯一一处中国沿海地区史前完整聚落遗址,被列为山东百年百项重要考古发现之一。在考古界,将它与西安半坡遗址比肩,被称为“东半坡”。

找寻关于她的记忆,要从一件看似普通,却有着特殊文化意义的器物说起。

这件文物名为鸟形鬹,记者见到它时,它正如一只憨态可掬的小鸟,被摆放在烟台市博物馆展厅内。

乍一看,这件文物嘴巴微张,腹部饱满,尾部高高翘起,像是吃饱后正满足地叽叽喳喳唱着歌。细看下,鸟形鬹颈部和背部都有锯齿形状的堆纹,这不仅是为呈现出小鸟羽毛的形态,也是因为工匠在制作陶器的时候会遇到技术问题,当上下两部分拼接不好时,就会把泥巴搓成细细的长条贴上,用工具压一压后再雕刻一番,形成一排规整漂亮的羽毛图案。

之所以称其为新石器时期的代表性文物,还要从“鬹”字说起。

这是一个上下结构的形声字,下面是“鬲”,而鬲其实就是远古先民们烧水做饭的锅。最典型的特点是上面一个口,下面三个空心足。鬲的口沿很大,不论放东西还是捞东西都很方便,可要往外倒水的时候,就很麻烦,会洒得到处都是。于是,先民们把口沿改造了一下,先拉长、再捏扁,一个尖尖长长的形似鸟喙的流水口就出现了。同时为了方便倾倒和防止烫手,还会在器物上做一个把手,也就是柄。有流有柄,有三足袋,这就是鬹。

说起为何这件文物会以鸟作为造型,市博物馆专家表示,生活在齐鲁大地上的东夷人一直认为鸟是天地间的信使,将鸟的形象赋予在生活器物的各个方面,就有了沟通天地的“能量”。随着东夷文化逐渐融入华夏,汉代的“羽化升仙”思想就是东夷信仰崇拜的升华。

YMG全媒体记者 刘晋 摄影报道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