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今语:写字中有态度见品质

烟海e家 2024-05-03 08:11

  前几天,笔者应邀参观了一个新落成的纪念馆。馆方负责人很热情,特意安排解说员将纪念内容从头至尾介绍了一遍。解说很认真,只是在听其解说的过程中,我注意到,墙上的图片文字说明时不时有错字。如,“热烈欢迎”错为“热列欢迎”,“同仇敌忾”的“忾”错为“恺”,“烽火”错为“风火”。

  这些字或词,都不生僻,之所以写错,主要是不认真所致,也可能撰写者未错,交由广告公司制作时出错,而布展时未细加校对、检查,以至于错字“漏网”。

  一般而言,导致错字的出现,有两种情况。一是写出来的字,本身是错的。这种情况无论是过去手写,还是现在改为用电脑敲击,都很常见。二是写白字(别字)。用键盘敲击,因汉字同音现象很多,而人们又常用拼音法打字,这样,打白字的情况就时时发生。不管哪种情况,正式材料中出现错字,都是不应该的。特别是纪念馆这样严肃的场所,展出的资料中错字连篇,对烈士或英雄们有失敬重。

  仔细想想,近些年,错字在一些重要场合或者材料中屡屡出现,已非个例,有的甚至造成了不良社会影响。比如,某镇政府网站曾在政府信息年度公开报告中,将把“除恶务尽”错写成“除恶无尽”;某商务部门网站,曾将“秸秆”错写成“秸杆”,等等。从近期一些地方政府部门陆续发布的今年第一季度网站抽查情况通报看,有些地方政府网站错别字出现频繁,如,有的将“参与”错写成“参于”,将“建置”错为“建制”;有的“启示”“启事”混淆,“罔顾”“枉顾”不分。

  错字不是小事,它会对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情感交流等造成不良影响。错别字频频出现,应该引起我们的警惕,更要抱有对文字应有的敬畏态度,而“时间紧,任务重”也不能成为粗制滥造的理由。任何时候都要做到“认认真真写字,端端正正做人”,因为写字中有态度,行文中见品质。(张铁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