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吹旅游、牛奶售卖机业务
年利润高达70%以上
看着高回报
实则是非法集资
投入的资金被不法分子骗取
2022年初,王某与王某某、白某等人密谋成立旅游公司实施集资诈骗。王某某和白某招聘大量临时人员,到公园、小区、老年人活动的广场散发宣传单,扩大公司的知名度。以听讲座送鸡蛋、面条等礼品为噱头,让接到宣传单的老年人到公司指定地点参与活动。业务员带老年人参观公司,介绍公司投贷项目,鼓吹年利润高达70%以上的旅游、牛奶售卖机等业务,以高额回报诱骗老年人投资。
2022年2月至7月,王某等人以此方法骗取32名老年人,吸收投资款55余万元。投资人慢慢回过神,发现被骗,先后到黄渤海公安经侦大队报案。
2023年1月22日,犯罪嫌疑人王某在菏泽市鄄城县出现,经侦大队民警缜密计划,成功将犯罪嫌疑人王某等人抓获。

2024年4月烟台黄渤海新区人民法院对山东某国际旅游公司集资诈骗案进行依法判决,主要犯罪嫌疑人王某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零六个月,王某某、白某等另案处理,涉案资金已全部追回并返还。
老人被骗,现已不是奇闻异事
如今,懂得如何防骗最为重要

免费试用

利用“赠药”“免费试用”等促销手段吸引老年人,很多老人最后都因不好意思,只好购买其产品。
谨记:免费承诺别轻信!
伪科学

打着“专利、高科技、绿色环保”的旗号,以质次价高的保健品诱骗老年消费者。夸大宣传,且制造相争购买的假象。
谨记:伪科学要擦亮眼!
会销+专家忽悠

发传单、送小礼品等形式吸引老人听“权威专家”的“免费讲座”,再通过各种活动骗老人高价购买保健品。
谨记:养生讲座不购物!
“名医”会诊

以名医会诊的形式开展咨询,“名医”把脉诊断后,无中生有或有意夸大老年人身体健康隐患,借机推销药品或医疗器械。
谨记:“名医”忽悠不上当!
电话诈骗

这类骗局常见有银行卡涉嫌洗钱、所寄包裹贩毒、积分兑礼品等,通过诱骗、恐吓,将老人诱进圈套。
谨记:转账电话和短信——不理睬!不转账!
廉价旅游

低价安排老人外出游玩,结果老人还没等到通知,公司就消失了;或者是在旅行过程中,强制老人消费。
谨记:廉价旅游不靠谱!
温情攻势

专门针对单身老人,他们一旦遇到谈得来的,很容易信任对方,进而被骗取钱财。
谨记:子女要多陪伴老人!
投资保健品,给予高回报

一些不良商人向老人承诺购买保健品,可按月给予高回报,将老人的钱收集到手,然后去搞投资,实际上为非法集资。
谨记:投资风险要防范!
连环计,步步设套

谨记:口头协议莫相信!
天上不会掉馅饼,但可能会掉砖头;那些教你轻松赚钱的人可能在轻松的赚你的钱。
“小便宜不沾,你就有了防骗的基本功;见便宜不贪,你就有了防骗的免疫力。”
当老人被骗时,家人要尽量少些指责和埋怨,多些理解和宽容。老人本人也不要太过内疚和自责。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些老人被骗后长期不能释怀,郁郁寡欢几年后就去世了,令人唏嘘。
不要去责怪那些上当受骗的老人,只要我们多陪老人,不要让老人们感到孤独,这些不法分子就不会有可乘之机。忽悠爸妈的“干儿子”们全职忽悠,我们这些亲生的儿子、女儿,怎么只能兼职辟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