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阳四月好春光,发展农业致富忙

海阳发布 2024-04-08 09:11

阳春四月,农事正忙。

海阳处处都是“人勤春来早”的动人画卷,
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发城镇由传统“果业大镇”向“果业强镇”挺进
 

阳春四月,天气渐暖。走进发城镇各农业果蔬大棚,蓝莓、草莓等特色水果已陆续成熟上市,农户们手中的订单接连不断。

在发城镇南埠后村的蓝莓基地里,蕴藏着一片生机盎然的迷人春色,成片的蓝莓树长势葱郁,一颗颗饱满圆润、色泽鲜亮的蓝莓裹着乳白色的果粉挂满枝头。蓝莓酸甜可口、营养丰富,被誉为“浆果之王”,市场前景广阔。三月中旬成熟的蓝莓,实现了错峰上市,填补了市场上的空白,销售价格很可观,也给当地村民带来了实惠。“现在蓝莓到了收获的季节,价格每斤80元已经被青岛的批发商提前预定了。”蓝莓种植户曲新艳告诉记者。

另一边,在该村的草莓大棚里,白色的草莓花点缀其间,田垄上个大饱满的草莓散发着清甜的果香,放眼望去,一颗颗红色的果实在青翠的绿叶下若隐若现,让人垂涎欲滴。农户邹常松正提着篮子采摘新鲜的草莓,他告诉记者,为提高草莓品质,他施用有机肥,采用自然授粉,从源头上控制农药残留,提高果品品质,种出来的草莓香气浓郁、汁多味美,深受消费者青睐。

今年以来,发城镇扶助指导各村利用优势资源,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从而达到“村村有新品”,实现村集体和农民“双增收”。产业兴则乡村兴,产业强则百姓富。发城镇作为我市传统“果业大镇”正在大跨步迈向“果业强镇”,擘画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发城篇章。 

错时种植独辟蹊径让西红柿成致富增收主产业
 

 

人勤春来早,农忙正当时。走进龙山街道朝阳庄村包明虎的西红柿大棚内,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扑面而来。

棚内温暖如春,绿油油的叶片下,圆润透亮的西红柿挂满枝头,成熟的宛如红玛瑙般璀璨夺目,正在生长的,则如绿宝石般熠熠生辉,密密麻麻地点缀在翠绿色的枝叶间。

今年是包明虎夫妻种植大棚西红柿的第20个年头,前些年因选苗不慎,导致西红柿产生畸形果,也让包明虎曾一度想放弃这一行业。

看着满棚的畸形果和丈夫紧锁的眉头,包明虎的妻子却持有不同意见,坚持要在西红柿种植上蹚出名堂。

通过几年的努力,如今,包明虎夫妇已经探索出了一套成熟的种植模式,他们种植的口感西红柿已经成为了周边商贩抢购的“香饽饽”。

“我们的西红柿口感爽口、绵甜、汁浓,今年的第一批预计一个月后上市。”包明虎介绍,随着育种和种植技术的不断提高,现在每个大棚产量在16000斤左右,收入十分可观。

今年,包明虎积极打好西红柿上市时差,错开销售高峰,种植了晚熟口感西红柿,探索西红柿提质增效、增收致富的新路径。

 

海阳大棚大樱桃即将进入采摘期
 

 

“早春百果第一枝,甘美玛瑙众享时”。樱桃是北方地区一年中最早成熟的水果之一,故有“春果第一枝”的称号,随着天气转暖,东村街道初格庄村种植户马兆林的大樱桃基地长势喜人,即将进入采摘期。

“这些年,我不断研究大棚樱桃的生长规律,采用人工控温方法,对棚里的大樱桃进行种植管理。”马兆林说,棚里有完善的温控系统,同时也通过揭盖棚顶的棉被来达到升温降温效果,为大樱桃营造不同生长时期的环境和气候,从而达到休眠、复苏等状态。”马兆林说,他有着8多年大樱桃种植管理经验,“大棚樱桃与露地樱桃种植管理模式完全不一样,对技术要求高。在樱桃生长的每个时期,温度湿度都不一样,控制不好,直接影响产量和品质。”

“现在成熟期,更不能掉以轻心。夜间温度要严格把控在10摄氏度以下,我种的是‘福星’大樱桃,因此如果果实生长过快就容易出现裂果,对品质造成影响。”马兆林说,大棚管理是个精细化的工作,他坚信好品质才能拥有更长远的市场。

随后,记者拿起一个沉甸甸的、晶莹剔透宛如红宝石的“福星”大樱桃,尝了一口,樱桃的甜味自然浓郁,汁水瞬间霸占味蕾,仿佛亿万个酸甜因子在口腔中跳舞,味道确实是非常纯正鲜美。面对“这种樱桃这么大这么甜固然是令人垂涎,但会不会有什么‘科技与狠活’”的担心,马兆林表示,“完全没有科技,吃的就是一个品质,一个放心。”

“就连我们常常看到了双胞胎连体‘樱’也完全是自然现象。”马兆林还解释,“这主要是高温导致的,由于上一年度7、8月份温度过高,当时樱桃树恰好正在花芽,高温便引起了生理性差异。”

先进的管理和种植技术让马兆林的大棚大樱桃比露地大樱桃提早上市,也更有含“金”量。“就拿今年的市场行情来说,目前零售价80元一斤。”大樱桃能卖上好价钱,是马兆林最开心的事儿。

樱桃品质好,销路也不用愁。马兆林的大樱桃销售以本地水果批发市场、回头客购买为主。“今后,我还会继续在种植管理上下功夫,把好品质关,种植高品质大樱桃,让我们海阳大樱桃走得更远更广。”马兆林表示。

编审:李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