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融媒4月1日讯(记者 刘晋 通讯员 李成修 王婧)又是一年春暖花开,柳絮满天飘。有人开始出现打喷嚏、流清涕、鼻痒等症状,最初都想当然地认为是“感冒”,口服普通感冒药物有一定效果,但停药后出现上述症状反复发作的情况。患者往往最先想到的是“鼻炎”,但其实这就是过敏。
记者近日采访了烟台毓璜顶医院变态反应科副主任医师贺宁。她告诉记者,一般3月中旬至4月底为春季花粉季的高峰期,“五一”过后花粉浓度逐渐下降,但对于花粉过敏严重的患者,症状可能持续至5月底。
说起春季花粉症与普通感冒的区别,贺宁表示:“以上两种均会出现打喷嚏、流涕、鼻塞,甚至咳嗽的症状。前者因春季花粉过敏所致,多局限于鼻腔及眼部,通常持续1月左右,往往从户外回家后,经鼻腔清洗后可有效缓解症状,口服抗组胺药物后症状减轻或消失;后者由流感病毒感染发病,通常合并全身症状,如乏力、头痛等,伴有或不伴有发热、咽痛等,持续1周左右可逐渐好转,合并细菌感染时,还需口服抗生素联合治疗方可缓解。”
“如出现花粉症的类似症状,建议到正规医院的变态反应(过敏)专科门诊就诊。”贺宁说,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史考虑是否进行过敏原的筛查、肺功能检查等,并根据患者的病史及过敏原检查结果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如果确诊为花粉症,那么在春季花粉季结束后,可以进行变应原免疫治疗,也叫脱敏治疗。这种治疗是对因治疗,可从根本上解决过敏问题,等到来年春季花粉季时,症状可明显减轻或消失。与此同时,因花粉过敏存在的水果、蔬菜等过敏情况也会得到缓解。通常这种治疗将持续3~5年,停药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会保持这种疗效。”
另外,医生也会用处方对症治疗药物,比如口服或局部注射抗组胺药、鼻用糖皮质激素和吸入糖皮质激素、支气管扩张剂、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等。若患者存在中重度难以控制的哮喘发作,且常规治疗效果不理想的,亦可结合生物制剂(如IgE单克隆抗体等)治疗。
对于如何预防花粉症,贺宁说:“晴天刮风时花粉浓度较高,建议花粉过敏患者应尽量避免外出从事室外工作、爬山、剧烈运动等。若需外出,建议佩戴防花粉口罩和封闭式眼镜,鼻腔可用花粉阻隔剂减少过敏原与鼻黏膜接触;从室外回到室内后尽可能清洗颜面、眼睛、鼻腔等黏有花粉的部位;睡前洗澡,以去除身体其它部位黏附的花粉;注意关好车窗及门窗,可安装空气净化器;勿在室外晾晒衣物,以防花粉黏附。有条件的话,在花粉季可以暂时移居外地。”
据介绍,烟台毓璜顶医院变态反应科自2012年开始进行气传花粉浓度监测至今,每日的花粉监测数据通过公众号的形式在微信上进行公布。贺宁说:“最近,我们与北京同仁医院及中国天气网合作,将我们花粉监测的数据从网络上分享给广大烟台市民,给花粉症患者提供出行参考。有需求的患者可关注烟台毓璜顶医院变态反应科微信公众号或中国天气网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