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芝罘区塔山社区“17公益市集”项目
烟台融媒3月26日讯(记者 赖皓阳 通讯员 王佩丽 摄影报道) 3月15日,福山区第二批社区慈善基金正式启动,10个社区设立社区慈善基金。这是继2023年福山区率先试点镇街级社区慈善基金后,覆盖面最广的一次拓展。截至目前,福山区社区慈善基金数量达到13个,共募集各类资金129万元,先后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服务活动,打造了助老、助困、助学及乡村振兴等领域品牌项目。
福山区在全市率先实现镇街级社区慈善基金全覆盖,是烟台创新“慈善+社区”发展模式的一次探索。去年,市民政局出台《关于推动社区基金建设发展的指导意见》,围绕社区基金筹备设立、使用管理、运营监管等方面给出指导和建议。市慈善总会出台《助力社区基金建设实施方案》,按照基金规模给予一定比例慈善资金支持,常态化推进社区慈善基金发展。“让慈善走进社区、走进群众,引导慈善服务向基层、向社区递进,助力提升社区治理效能,是社区慈善基金发展的初衷,也是烟台加快打造公益慈善之城的一项重要举措。”市民政局副局长王培杰表示,目前,烟台全市共设立社区基金130支,汇集慈善资金510万元,促成60余个项目落地,把公益资源流转到社区,解决居民“急难愁盼”问题,“小基金”发挥出“大作用”。

黄渤海新区古现街道和万家社区基金爱心公益市集项目
秉持“源于社区,用于社区”的原则,社区基金积极发挥基层平台整合作用,以居民需求为落脚点,量身订制慈善项目,已形成助老、助残、助学、助困、助居等帮扶类目,联动260余个志愿服务团队、3200余名社会工作者及志愿者参与活动,受益群众10万余人次。
芝罘区奇山街道塔山社区“幸福家园”社区基金是芝罘区慈善总会在辖区内设立的第一支社区基金,首批注入资金来自爱心企业——烟台长生集团、烟台加泽天成营养健康咨询有限公司的善款2万元,主要用于社区治理微创投项目的孵化、困难群众的帮扶救助以及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公益事业建设等。社区基金启动后,基金管委会立足实际需求,申请开展了社区第二届微创投大赛,“小塔阅读”“社区空间微营造”“志愿服务提档升级”“电力维修及日常维护”四个社区治理类项目中标,实现了社区发展由输血到造血转变。其中,“小塔阅读”项目,通过线上线下引导社区孩子及家长参与读书、节点性活动,让孩子爱上阅读,在社区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目前已开展活动90多天,参与人员160余人次。
烟台黄渤海新区则陆续推出涵盖助残帮困、公共文化、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社区民生项目,和万家社区慈善基金公益市集以资源置换帮扶困境儿童,丹阳社区慈善基金向困难家庭实行定向捐助,墨翠府社区慈善基金邻里文化节助力和谐社区建设等公益项目,有效解决了一系列居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有效助力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
社区慈善基金的来源主要依托社会捐赠和募集,各社区立足自有资源优势,逐步探索出一条“爱心企业捐赠一点、社会募集一点、主题活动筹集一点”的多元筹款思路,积极动员辖区内企业、共建单位、爱心商户、党员群众捐资捐物,盘活社区公共资源,探索“消费捐”“项目捐”“定向捐”等多种模式,实现社区自我“造血”和“续血”。依托“99公益日”“中华慈善日”等节点,通过开设网络筹款、定期开展社区慈善市集等方式,搭建“线上+线下”多元化筹募平台,打造常态化社区慈善基金筹募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