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计在于春。龙年伊始,烟台黄渤海新区召开全区重点项目开工动员大会,明晰全年“项目建设”方向脉络,擂响“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新春战鼓。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刚刚过去的2023年,是烟台跻身万亿城市之年。在此过程中,黄渤海新区之所以能发挥出龙头带动作用、作出应有贡献,一大批高质量项目的支撑是关键因素。随着全市奋进万亿新征程动员大会的召开,新的发展蓝图已绘就,想要在接下来的征程中继续当好龙头,同样离不开项目建设这个重要抓手。
今年,黄渤海新区项目建设依然呈现蓬勃势头。来自黄渤海新区经发科创局的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全区入选省市重点项目共66个,总投资1688.4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54.8亿元,项目数量和质量继续领跑全市。其中,省重点28个(包含7个省重大、21个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项目)、市重点38个。

东岳奥特能超级工厂项目建设现场
产业项目是项目建设的重中之重。从项目类型看,今年66个省市重点项目中包括55个产业项目,另有7个基础设施项目和4个社会民生项目。
在产业项目开复工方面,根据黄渤海新区重点项目推进中心规划,2024年全区将全力推动总投资达1400亿元的汉高鲲鹏工厂、东岳奥特能超级工厂等110多个产业项目开复工,其中新开工产业项目35个以上。同时,紧紧咬住力华储能基地、华润高端合成材料制品产业园等影响深远的55个省市重点项目建设,以“奋勇争先、一马当先”为目标定位,高标准筹备好2月底省市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活动和3月份的全市高质量发展集中观摩活动。

先声国际医药产业园(山东)项目效果图
奋力实现“开门红、开门好”。一季度,黄渤海新区重点项目推进中心将确保博森科技、正海科技触摸屏等总投资177亿元的18个产业项目全面开工;先声医药产业园、泰和新材国际创智中心等总投资1150亿元的75个续建项目全部复工。
项目建设,只争朝夕。产业项目早一天投产,就能早一天形成产出;民生项目早一天竣工,群众就能早一天获益。在全区重点项目开工动员大会上,“又快又好”的项目建设标准,得到进一步强调。

项目建设要实现“又快又好”,离不开良好的环境氛围和完备的要素保障作支撑。据了解,今年全区将以“拿地即开工、竣工即验收”为目标,继续谋划推广“拿地即开工4.0版”,推动项目管理和服务能级跃升,优化服务提效率,落实好项目手续办理期、配套服务期、建设推进期、竣工投产期的各方责任,实行全链条、保姆式服务,为项目建设“铺路架桥”,保障项目“无障碍”开工建设、投产运营。
此外,黄渤海新区还将以高效审批为项目建设插翅助力,充分释放“清单制+告知承诺制”、区域化评估评审、“四书合一、三一审批”、分阶段办理施工许可等14项制度创新成果的改革效能,做到能减则减、能免则免、能多快就多快。全面推行“项目管家”机制,为重点项目配备“项目管家”,建立“一对一”联系服务机制,全程陪办、按需帮办、协调督办,全力保障重点项目早开工、快建设。

根据规划,年内全区将保障推动万华乙烯二期、迈百瑞GMP制剂大楼等50个重点项目竣工投产。可以预见,龙年新区将释放出更加澎湃发展动能。

鲁公网安备370613020000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