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春节“所”事儿,见证温暖与守护

烟海e家 2024-02-20 15:06

  深夜街角,闪烁的警灯,让夜晚有了浓浓的安全感;关键时刻,“他”的身影,让春节多了一份温暖的守护。这个春节,记者来到烟台市公安局芝罘分局兴隆街派出所,透过一幕幕“所”事儿,看到了来自基层民警的温暖与守护。

镜头1:不离不弃的守护

  大年初一下午3点左右,兴隆街派出所副所长李津锐正在烟台山公园执勤,发现一名卧倒在半坡上的醉汉。“那天很冷,要是任由他睡在户外,说不定会有生命危险。”李津锐走上前却叫不醒男子,发现他随身携带了手机和身份证,手机上仅有两个联系人,一个号码打不通,另一个号码是其之前打工所在地的工头。

  在男子稍微清醒之后,李津锐将他送到了救助站,救助站表示并不符合接收条件。“他一直跟我们说不用管他,自己能行。但是看着他走路摇摇晃晃的样子,我们实在不能袖手旁观。”李津锐说。

  李津锐和同事将男子送到了烟台山医院南院,让医生帮助男子醒酒。看到男子清醒过来,没有生命危险之后,李津锐又回到了工作岗位上。

  关于守护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

  “我家孩子找不到了!”正月初四晚上8点半,正在朝阳街执勤的民警白玉峰接到了一条110报警指令。正巧,巡逻的民警发现了一名没有家长陪同、正在哭泣的男孩,白玉峰与家长核对了孩子的基本信息后,把孩子交到了父母手上。

  春节期间,到烟台山、朝阳街游玩的市民和游客很多,孩子走失以及丢手机的、丢包的情况时有发生。每天早上9点到晚上10点,都有执勤民警在公园、街区、海边值守,为市民和游客带来稳稳的安全感。

镜头2:电线杆旁的坚守

  正月初六晚上11:50,值班民警杨晨与同事巡逻来到向善街,发现一根横在道路中央的路灯杆。

  “我们下车查看,发现灯杆上有划痕,分析有很大可能是被车辆蹭倒的。”杨晨说,他们一边联系交警进行现场处置,一边查找监控,发现果真是一辆货车将电线杆蹭倒,经过沿线查看监控,10分钟后,在万达找到了肇事车辆和司机。

  虽然半夜车辆少,但是横在路中央的灯杆还是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民警联系电力和市政部门到现场进行维修,凌晨3点左右,终于将电线杆修好,丝毫未耽误市民春节出行。

镜头3:凌晨1点抓“笨贼”

  正月初七凌晨1点,值班民警杨晨和同事巡逻来到桃花街,一辆亮灯的车引起了他们的注意。

  “所有的车都是黑的,唯有那一辆车里面亮着灯。”出于职业警惕,杨晨和同事来到了亮车的灯旁,车内一位男子正在紧张翻找。

  将男子控制住后,杨晨联系到车主,通过电话联系,车主表示并不认识车内男子。车内男子也对拉车门盗窃的行为供认不讳。“男子上车之后,车自动落锁了,我们看到的时候,他正在想办法开车门,后备厢都被拆得不成样子了。”杨晨说。

  春节期间,兴隆街派出民警每天都是24小时执勤,默默守护着市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镜头4:一张与时间赛跑的身份证

  正月初三中午11:30,市民李先生匆匆赶到兴隆街派出所。户籍民警林亦君,特意从家中赶来,为他办理身份证。

  春节期间,很多市民从外地赶回家,趁着假期办理户籍、身份证业务。考虑到市民需求,兴隆街派出所户籍窗口初一、初五开放。

  市民李先生通过电话联系到派出所,说自己只有初三中午有时间。考虑到李先生的实际情况,林亦君与李先生约好,初三中午来为他办理身份证。

  “时间紧张,我赶过来的时候,民警已经在这等我了,真是太感谢了,大过节的特意为我跑一趟!”办理好业务之后,李先生不住点赞。

  同样感慨的,还有辖区内90多岁的孙爷爷和老伴。老两口年纪大了,孙子在外地,每逢年节,李津锐都会到老人家里走访,送上米面油,为老人贴对联。“跟自己亲人一样了,我家里有啥事都跟他说一声。”孙爷爷说。

  今年是李津锐在兴隆街派出所度过的第17个春节,从“小李”到“老李”,年岁渐长,初心不改。“越到春节越是忙碌,我们所20多位民警,大家春节期间全员上岗,守护市民安全,这是我们的职责。”李津锐说。

  温暖和守护,不只是春节期间,更是每一天。他们巡逻在大街小巷,穿梭于万家灯火间,成为城市中最动人的那道风景线。

  记者 杨春娜 通讯员 张林山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