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好家风”进校园活动汇报展演昨日在烟台市京剧院上演。
烟台融媒1月8日讯(记者 钟嘉琳 摄影报道)1月7日下午,由市纪委监委机关、市妇女联合会、市教育局主办,市文化艺术中心承办,市民营企业家协会女企业家分会协办的“孝善清廉润万家 全环境立德树人”主题活动之烟台市“好家风”进校园活动汇报展演,在烟台市京剧院以“线上+线下”同步的方式精彩上演。一个个感人至深的亲情故事、家风故事让学生和家长为之感怀、为之动容,一封封对长辈、对爱人、对子女的真情告白,诠释和彰显了胸怀家国的温度。
汇报展演在烟台市“好家风”进校园工作短片中拉开序幕。过去一年,全市“孝善清廉润万家 全环境立德树人”好家风进校园活动走进了14个区市的29所学校,开展了“齐鲁好家风”主题展、“全环境立德树人 好家风薪火相传”体验营、“写给长辈的一封信”主题征文等活动,相继选拔出283名优秀学生讲解员、评选118封获奖征文,通过“小手拉大手”,动员广大家庭弘扬中华优秀家庭美德,争做优良家风的传承者、引领者、守护者,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民风。
“同学们,家风又称门风,它是一个家庭或一个家族世代相传的风尚和风气,是给家中后人们树立的价值准则。今天的家风课堂,我们从先贤家风、红色家风、时代家风、廉洁家风中,一起聆听,感悟……”在《家风课堂》节目中,山东省金牌讲解员丁小程与来自大学、中学、小学的优秀学生讲解员们一起,为观众讲述中华优秀家风故事。“恋亲不为亲徇私,念旧不为旧谋利,济亲不为亲撑腰”“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台下观众认真聆听一个个优秀家风故事,感受先贤家风的厚重广博、红色家风的薪火传承、廉洁家风的清正凛然、时代家风的精神力量。
“从我记事起,您对我说过最多的便是‘一定要诚信’,小到退还商店老板多找的几元零钱,大到答应借给朋友的钱千方百计也会凑齐。很多事您虽不说,但我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这样的言传身教,让我在不知不觉中也践行了诚信的为人准则……”“写给长辈的一封信”诵读《致父书》节目中,来自芝罘区毓璜顶小学的学生刘柯君与观众分享,父亲送给她的一句句家训彰显着立身做人的行为准则,也承载着世代相传的中华文化,激励着她做有“清风正气”之人。
来自烟台芝罘中学的学生王馨瑶与观众分享了她写给爷爷的一封信——《忆当年您所说,承往昔您所授》:“儿时常伏在您的膝下,听您吟唱起沂蒙的歌,听您讲述沂蒙山的抗战故事。为了让我切身感受到先辈们的爱党爱国情怀,您带着一家人来到被传颂为‘一部抗战史’的烟台山,从开始的平静地讲述到后面的泣不成声……”从那天起,王馨瑶许诺要做爷爷那样的人,牢记先辈嘱托,让理想在学习奋斗中升华,让青春在努力拼搏中闪光。
烟台大学学生邵恩琪诵读了《写给爸爸妈妈的一封信》:“女儿自幼受齐鲁文化熏陶,深知礼义廉耻,孝悌忠信。双亲教吾应以君子之道待人接物,无论贫富贵贱,皆应心怀敬畏,恭敬以待……”父母之言,如明灯照亮了她的前行之道路,让她时刻谨记,日益进取。
有一种期许,叫“家风流传”;有一种温暖,叫“见字如面”。去年,市纪委监委机关、市委市直机关工委、市妇联联合在全市开展“最美家书”征集活动,收集作品424篇,经过专家评审,优选100篇家书编印成书。其中,既有传承烽烟战火记忆的红色家书,诠释了革命先辈“对国家的忠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的崇高与伟大,又有书写人生理想的主题家书,体现着中华儿女与时代同行的豪情壮志,还有饱含无限牵挂的亲情家书,寄托着每逢佳节倍思亲的人间真情。
家书评委之一、市文联文学创作研究室创作员邵明媚也来到了汇报展演现场。她感叹到:“这次活动稿件覆盖面广泛、主题多样、形式丰富。15个区市都有来稿,涉及警察、医护、教师、军人、金融等多个部门行业。有父母子女之间的,有爷孙之间的,有夫妻之间的,有晚辈写给前辈的,有后人写给先人的,各个年龄段都有。既有亲情主题,更有廉政、抗疫、红色等时代主题;既有书信,还有图片、视频;书信既有电子版,也有手写体,既有当下书信,也有历史书信。可见我市家风建设的底蕴之厚、传统之优,动人心扉,发人深省,我想这也是此次活动的最大意义之所在。”
去年9月,烟台市举办最美家书诵读大赛,历时45天,吸引了来自全市各区市、市直部门的400多名选手参赛,使中华民族的优良家风在烟台大地广为颂扬传承。汇报展演现场,烟台市“最美家书”一等奖作品诵读温情上演,《爸爸妈妈:你们的话我一直记着——一封无法寄出的信》《为女应如是》等最美家书令人动容,没有华丽的辞藻,却有满满的爱意,透过这些温暖的声音,大家明白了什么是传承,什么是父母之爱。
家风是塑造健康人格的发源地,家教是家风养成的有效手段。汇报展演现场,主办方还为烟台市“写给长辈的一封信”获奖征文代表、烟台市“齐鲁好家风”主题展进校园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学生讲解员代表、“烟台市家庭教育示范基地”等颁奖,并邀请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师、省家庭教育研究会成员孔凡昌授课《好家风成就好人生》。
“从古代的朱子家训到红色家书,从幼小孩童的口口相传到耄耋老人的谆谆教诲,正是有了中华传统美德的一脉传承,才让好家风在一代代中国人心中扎根、生长。”现场观众表示,要通过“小手拉大手”来涵养家庭文明细胞,让家庭文明之风,成为民族之魂;让家庭美德之风,吹遍烟台大地。